中国共产党新闻网>>综合报道
分享

这个社区里,老人们多了个忘年交(迈向“十五五”的民生图景)

本报记者 周 欢

2025年11月08日08:17    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222

点击播报本文,约

  完善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机制,夯实社会治理群众基础。

  ——摘自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

  

  午后,悠扬的歌声从江西九江市濂溪区新路岭社区文体中心传出。

  78岁的陈奶奶是社区合唱团领唱,唱得声情并茂。一旁,社区工作者张纯看得认真,并趁着合唱间歇提建议。大半个月里,她一直陪着合唱团准备演出。

  陈奶奶和张纯这对忘年交,结缘于4年前。当时,大学毕业的张纯来到社区工作,发现老年人占比较高,就想从服务老年人入手来打开工作局面。“一开始,很难和老人们聊上贴心话,看到他们有困难,也不知道怎么帮忙。”张纯觉得,年龄差距是造成隔阂的主要原因。

  新路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淑萍看在眼里:“关键还是缺少专业知识和技巧。社区里的工作,多数事不算大,做起来门道不少。比如服务老年人,就要懂些老年健康学、老年心理学知识。”

  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张小军介绍,当地着力构建社区人才培育成长机制,建立市级重点培训、区级骨干培训、街道全员培训等分级培训体系,通过初任培训、导师帮带、专业实训等,增强社区工作者实务技能。

  “想做好社区工作,要学的东西很多。比如我参加的初任培训,课程涵盖‘一老一小’重点群体服务、矛盾纠纷调解等,知识量满满。”张纯说。

  边学习边实践,对于服务老年人,张纯渐渐有了从“模糊认知”到“系统掌握”的转变。“和老年人做朋友,既要有技巧,又要懂心理——加强接触深度,用耐心、共情和他们拉近距离;做好细致记录,发现老人身心状态变化时,和家庭医生等一起及时干预,形成服务合力……”张纯说。

  “那时,陈奶奶常年守着卧床老伴,不愿出门,日子过得单调,也打不起精神。”张纯常去陈奶奶家坐坐,聊聊自己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故事。渐渐地,陈奶奶打开话匣子,说出了心结——和子女关系不好,经常感到孤独、失落。此后,张纯和心理医生有针对性地帮陈奶奶做心理疏导,并尝试和她的子女联系沟通、缓和双方关系。同时,张纯给陈奶奶建立“心理健康和养老状况信息表”,陪伴陈奶奶走出家门,一起认识更多朋友。

  “现在心里舒坦了!每天中午和晚上,我把老伴安顿好了就下楼走一走,和老姐妹们散散步、聊聊天。在小张的帮助下,我和几个孩子的关系也好了。”谈起如今的生活,陈奶奶很满意。

  为帮助社区工作者持续成长,九江推行导师帮带制,遴选12名优秀社区书记组成导师团,采取“1+N”模式帮带新人,定期提供决策建议、跟进指导工作。“老年人的生活不只是休息,他们不想和社会脱节,内心深处需要参与感、满足感、价值感。”张纯的导师王淑萍说。

  在张纯的鼓励下,陈奶奶重拾爱好,加入社区合唱团还当上了领唱,结识了新朋友,时不时参加展演。“没想到快80岁还能站上舞台。”陈奶奶说。

  随着张纯的忘年交越来越多,她在调解矛盾、应急处置、政策解答等工作上的表现也越来越成熟。“现在社区居民都认识她,她成了我的得力帮手。”王淑萍说。

  2022年以来,九江社区工作者累计参加业务培训1.2万余人次,全市社区工作者社工师持证率超52%。“我拿到了社工师证,最近在准备考心理咨询师证。”张纯说。

  “‘十五五’时期,我们将继续构建好全链条培训体系,聚力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水平,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、为民服务更有力度。”张小军表示。

  本期统筹:刘静文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11月08日 03 版)

(责编:彭静、宋美琪)
相关专题
· 专题报道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
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

分享到: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