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黨史
分享

巧妙穿插勇殲敵

——志願軍第130團團長東傳鈞的大水洞戰斗日記

黃蒙蒙 李 鄭

2025年11月07日08:32    來源:中國軍網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在空降兵軍史館的展櫃內,陳列著一本泛黃的日記。它是曾任志願軍第15軍第44師第130團團長東傳鈞的戰斗日記,裡面記錄著第130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歷經的多次戰斗。翻開日記本不難發現,東傳鈞記錄戰斗的方式十分特殊:以手繪地形圖為底,以若干紅色箭頭、虛線為主要標記,詳細記載著戰斗的主要經過,仿佛用軍人獨特的語言訴說著英雄部隊的光輝戰斗歷程。

在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的作戰中,以美國為首的“聯合國軍”採取“磁性戰術”多路出擊,憑借優勢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向北攻擊,與我軍纏斗。志願軍部隊採取節節抵抗的方式,延緩敵人的進攻節奏,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。

為了扭轉這種被動的局面,徹底打消敵人繼續北進的企圖,志願軍司令部決心在鐵原、芝浦裡、華川等多個方向上,適時發起陣前反擊,以小股力量穿插至敵人后方,打亂敵軍的進攻部署,迫使其撤退或就地轉入防御。在中線的芝浦裡附近,第15軍奉命抵御敵人的進攻,並切斷敵軍各部之間的聯系,以削弱其繼續進攻的潛力。其中,較為關鍵的一個要點在大水洞附近,這裡位於昭陽江南岸,山高林密、地形復雜,但高聳的多處要點恰好可以闞制山下的洪(川)麟(蹄)公路,對縱深地帶美韓兩軍的協同造成破壞。為此,第15軍決心拿下大水洞,徹底切斷美韓兩軍的聯系。

穿插擊敵的重任交給了第44師第130團。5月15日拂曉,第130團經過4個晚上的隱蔽行軍,挺進到昭陽江以北一線,並偵察得知,沿江南岸部署的正是美軍第2師一部,他們在南岸我軍可能突破的地區構筑了嚴密的封鎖線,企圖依托江水據守。經過研究,團長東傳鈞決心以一部兵力實施正面突破,佔領江南岸的進攻出發陣地,而后派出精銳力量快速實施穿插,搶佔敵人縱深地帶的852高地,從而佔據有利地形,為后續部隊繼續進攻創造條件。

當天晚上,第130團1連在師、團兩級炮兵的支援下,率先徒涉昭陽江,並以極為迅猛的動作突破了敵前沿,一舉控制了勿老裡至下村以西的陣地。隨后,團主力在1連的掩護下快速過江,正在一處高地上觀察戰場的團長東傳鈞見狀,馬上命令3營:“趁我友鄰部隊進攻加裡山之機,令9連按原計劃迅速行動,動作要快,要隱蔽。”

9連得到命令之后,迅速向敵人縱深地帶實施穿插。一路上,全連官兵突破了敵人多道障礙、哨卡,屢次殲滅試圖攔截我方的小股敵軍。2排長崔建國,一路猛沖猛打,接連刺死了6名敵人,戰士們在他的鼓舞下,英勇奮戰,斃俘敵軍20余人,迫使余敵放棄陣地,倉皇逃竄。戰至18日拂曉,我軍攻克敵人在大水洞附近構設的多處陣地,斃傷俘敵2000余人,繳獲多部汽車、電台,取得了戰斗的勝利。

此戰,不僅奪取了大水洞這一戰術要點,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戰場的被動局面,更重重地挫傷了“聯合國軍”的進攻氣焰,其戰果之顯著甚至讓西方世界一片嘩然。戰后,志願軍司令部授予崔建國“一級戰斗英雄”稱號,第15軍也授予第130團多面錦旗,並為團長東傳鈞記功1次。多年以后,老軍長秦基偉回憶起這場戰斗時說道:“哪個地方最艱苦、最困難,就把他們用上去。130團上去就是勝利。”

(責編:劉圓圓、萬鵬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