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我愛在棟梁河邊健步走(我家門前有條河)

講述人:重慶市江北區鐵山坪街道居民 顧金秀

2025年09月18日08:50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棟梁河景色。
  熊 鵬攝(人民視覺)

  我叫顧金秀,17歲的時候調到棟梁河邊的造船廠工作,退休后也住在河邊,現在71歲了。54年時間裡,棟梁河陪伴我成長,我也看著“她”長大。

  棟梁河從重慶市江北區流入長江。當年我剛來的時候,這裡還屬於農村,比較荒涼。那時河水很清澈,大家在河邊洗衣服、玩耍,我也喜歡在河邊散步。

  后來,工廠、小作坊和養殖場變多了,污水直接排到河裡,河水氣味不好。天熱的時候經過,大家都捂著鼻子走,不願多停留。

  印象中從十幾年前開始,政府著手整治棟梁河,清理淤泥、河邊種樹的同時,關掉了岸邊的小作坊、養殖場以及廢舊金屬加工、砂石加工等企業。那些保留下來的工廠,環保設施也升級更新了。幾年下來,棟梁河又變清了,我和姐妹們重新到河邊休閑健步走。

  前幾年,棟梁河有了社區河長,我們健步走的時候也能遇到,河長經常帶著工作人員巡河,還叮囑我們一起保護棟梁河。我們也注意愛護棟梁河現在的好生態,遇到河邊有垃圾,隨手撿起﹔如果看到有人破壞環境,我們會一起上去勸阻……

  棟梁河水由濁變清,治理的過程不容易。我聽鄰居們講過,治河不是一家的事,不能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要治好河,必須統籌上下游、左右岸。想想也很有道理,如果下游治好了,上游來了污水,不白干了嗎?我們棟梁河上游是另一個區的玉峰山鎮,工廠也不少,聽說兩個區和兩個鎮街經常合作,一起巡河,兩區交界的地方還有水質監測儀器,水質情況一清二楚。

  回看棟梁河幾十年的歷程,從清澈到黑臭,又回到清澈。以前是沒有工廠所以清澈,現在是有工廠還清澈。像是汽車零部件工廠、制藥工廠,都安裝了污水處理設施,實現了達標排放。如今是既有綠水青山,又有金山銀山嘞!

  棟梁河越來越漂亮,生活越來越好,我們老百姓也希望有更好的生態和休閑環境。這幾年,政府除了栽樹種花,還在河邊增加了很多公共設施。河邊的步道鋪上紅色塑膠,對老年人膝蓋很好﹔每隔一段路就修建了公廁,還修了跨河的小橋,方便老百姓走動。至於河口那邊,盡量尊重自然,沒做太多人為工程,實現自然恢復。

  現在,我們幾個姐妹幾乎每天都要到河邊健步走,夏天清早走,冬天下午走。我最喜歡棟梁河的春天,河邊鮮花盛開,五顏六色,像一條彩帶,沿著棟梁河蜿蜒。

  社會對老年人越來越關心,我們心態也越來越年輕,健步走時總是歡聲笑語。遇到別人問我,我總是自豪地說,我在棟梁河邊“走紅毯”嘞。

  (本報記者劉新吾採訪整理)

  

  【記者感言】

  站在煥然一新的棟梁河畔,粼粼波光倒映著蔥蘢綠意,不時有飛鳥掠過水面。小小一條河,折射了生態變化,更映照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。

  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系統觀念。治理棟梁河,牽涉各個方面、多個主體,當地統籌河流兩岸、上游與下游、發展與保護,讓棟梁河重煥生機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
  保護生態環境,既靠外部約束,又要激發內生動力。群眾是生態環境的受益者、見証者,也是參與者、行動者。顧金秀見証了棟梁河的變化,受益於良好生態環境,同時也積極參與保護棟梁河。大家每個人都愛護環境,從我做起、行動起來,就能凝聚起建設美麗中國的磅礡力量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8日 04 版)

(責編:王瀟瀟、彭靜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