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態系統多樣性、穩定性、持續性穩步提升
2025年08月04日09:49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本報北京8月3日電 (記者董絲雨)記者從國家林草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: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實現從試點探索、破冰突圍到系統協調、全面推進的歷史性轉變。首批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旗艦物種野生種群數量持續恢復,生態系統多樣性、穩定性、持續性穩步提升。
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孫鴻雁介紹,近年來,國家林草局會同有關省份和部門,採取一系列措施,推動國家公園建設取得明顯成效。
三江源國家公園整體保護了長江、黃河、瀾滄江的源頭生態系統。與試點前相比,源頭再現“千湖美景”,藏羚羊、藏原羚、藏野驢等野生動物數量大幅增長,建園后草地植被蓋度提高8.6%。
大熊貓國家公園實現13個大熊貓局域種群棲息地連通,建設6條生態廊道。我國野生大熊貓總數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1100隻恢復到約1900隻。
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暢通野生動物遷徙通道,建成現代化智能化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,實現對東北虎、東北豹的全天候、全區域動態監測。東北虎、東北豹數量分別從試點之初的27隻、42隻增長到70隻、80隻左右。
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人工促進修復受損天然林,雨林生態系統逐步恢復。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海南長臂猿,野外種群數量由設立之初的5群35隻增長到7群42隻,是全球20種長臂猿中唯一持續增長的種群。
武夷山國家公園,福建、江西兩省一體化開展生態系統保護修復,新發現雨神角蟾等多個新物種,黃腹角雉數量保持在1000隻左右。
“此外,我們還批復實施了各國家公園總體規劃、監測體系建設方案,指導支持各國家公園在野生動物危害防控體系建設和致害保險補償、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、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富有特色的創新探索。”孫鴻雁說。
總體來看,我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、自然保護區為基礎、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已進入系統集成、全面推進的新階段。孫鴻雁表示,將進一步加強系統治理,落實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、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,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,穩慎設立新的國家公園。
據悉,第三屆國家公園論壇將於8月18日至19日由國家林草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共同主辦。本屆論壇將發布國家公園建設最新成果,並全景展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、科研監測、自然教育、社區發展等方面成效。
“國家公園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,既涉及重構自然保護地管理體制機制,又涉及自然資源資產管理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、生態保護補償、社區民生發展等制度創新,點多面廣。”孫鴻雁表示,希望通過國家公園論壇這一交流平台,促進政府、學術機構、國際組織等多方參與,在深入交流中碰撞智慧,在集思廣益中凝聚共識,為未來國家公園建設工作奠定堅實基礎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04日 14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